“美国优先”政策引发美欧经贸争端(国际论坛)
原标题:“美国优先”政策引发美欧经贸争端(国际论坛)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引发的美国优先美欧经贸争端仍在继续 。一个热衷于搞单边主义 、政策争端保护主义的美欧美国 ,即使对盟友来说,经贸也是国际问题制造者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引发的美欧经贸争端仍在继续。欧盟认为美国借《通胀削减法案》推行保护主义政策,论坛严重损害欧洲产业发展 。美国优先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绿色协议产业方案,政策争端以对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给欧洲带来的美欧不利影响 。
去年8月,经贸美国总统签署《通胀削减法案》 ,国际出台包括高额补贴在内的论坛大量激发措施,以推动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技术在美国本土的美国优先生产和应用。欧盟认为该法案将欧洲企业在北美以外的政策争端生产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明显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美欧非歧视性原则 ,因此将该法案中的多项税收抵免条款列为问题条款 。在欧盟看来,该法案奉行美国优先 ,实质上反映了单边主义政策逻辑 。
欧盟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反应如此强烈 ,是因而该法案会对处于能源转型脆弱期的欧洲产生重大冲击 。欧盟2019年提出绿色新政,能源转型成为欧盟资金 、技术和政策投入的优先领域,也是欧盟参与未来产业竞争、提振就业 、促进经济增长的希望所在 。乌克兰危机发生后,欧盟实现能源转型的任务更加迫切,但面临的不利因素明显增多,美国推出《通胀削减法案》对欧盟可谓雪上加霜。尽管该法案重点内容以推进绿色转型为名,但其采取的歧视性措施是以破坏开放经济和公平竞争环境 、损害其他经济体的产业利益、激化补贴战和贸易战等恶性竞争为代价。欧盟面临着与美国实力不对称、内部利益难协调等难题,难以在财政投入、技术转化以及政策协同等方面与美国进行长期竞争,因此担心相关产业被美国掏空 ,强烈反对美方以牺牲他方利益 ,尤其是损害盟友利益为代价来扩大自身利益。
要是任由美国实施《通胀削减法案》,欧盟将丧失自身在绿色产业领域的规则制定 、政策体系 、技术发展等优势 。从长期看,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影响力也有可能被削弱 。在现实利益层面 ,欧盟最为担心的是该法案对欧洲汽车制造业转型的冲击。汽车制造业是欧洲的重要产业 ,德国更是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之一。德国汽车制造业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补贴效应的冲击最为直接 。在该法案冲击下,德国企业扩大本土投资的信心明显下降 。既要面临来自美国企业的激烈竞争 ,又要遭受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的打压,德国的核心产业利益受到严重威胁 。德国总理朔尔茨批评美方政策为贸易保护主义 ,强调保护主义阻碍竞争和创新 ,不利于减缓气候变化。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也指出,欧美需要同样的游戏规则,我行我素既没有效率 ,也不可取 。
迫于欧盟压力 ,美国与欧盟成立专门工作组,自2022年10月以来进行了多轮谈判 。美国承诺将欧洲的商用新能源汽车纳入其补贴范围,试图对后者稍加安抚,但这与欧盟的根本诉求相去甚远。综合看来